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誌異紀‧清海山林」陳清海木雕個展 -展訊快報

陳清海木雕個展登場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30日電】

      陳清海的大哥陳炯輝是知名的木雕藝術家,父親陳成合的素人特質也讓他的作品得到很高的評價,面對家裡兩位優異的藝術家,雖然都已過世,但無形的壓力和自我要求,已然成為陳清海創作的動力,尚未成為全職藝術家之前,陳清海也常在工作之餘,動刀雕刻自娛,家裡戶外、室內的木雕裝飾,都是自己動手完成的,專家的技巧和思路,很早就展現。

      儘管陳清海創作生命的啟蒙來自於與兄長陳炯輝的共同成長的生命經歷,來自於凝視父親陳成合那靜默卻又沈迷於創作的背影,陳清海作為繼承「心雕居」的新主人,其斧鑿風格卻截然不同於他的父兄。其心眼所見,想像所及,不是躍縱山林的鹿群以及其表現其運動狀態的綿延線條,亦非苑裡林間、海邊的蟲、魚、鳥、獸,對於陳清海而言「有情人間」才是其縱橫個人藝術表現的場所。 在陳清海其相關人像的雕塑裡,無論是面孔、體態、姿勢皆深刻地捕捉了紅塵男女、父子、母子乃至於鄉里農作的生活姿態。在其作品中,深具情感的面容人物與山林的描繪讓人物雕塑逸逃出「寫實」、「寫真」的枯燥窠臼,而更深刻的表現出情感與生命的姿態。 「誌異紀:清海山林~陳清海木雕個展」,選出陳清海近年來陸續創作出的各種人像、山林像,透過這些表情、神態各異的面貌與姿態,以現代木雕的手法再次展現傳統人文那敘鬼事以寫人情,誌精怪以抒事理的隱喻手法與藝術概念。 然則陳清海的作品卻有著與原住民人像雕塑,截然不同的出發點與氣質,在陳清海的作品中其感人之處並非來自於一地方族群的集體潛意識,更絕無標誌著精神原型的英雄、智者乃至於種種神話的奇遇。 這些拙趣橫生的人物,正一如其真實的模特兒一般,他們是藝術家生活裡那些會在街角、市場、漁港乃至於田邊、林間相遇的鄉親父老,他們的情感更一如藝術家的作品般深刻、平凡,帶著幾許的俚俗、瑣碎的思緒,關切著最貼近自己的人生雜務,耕田、買菜、帶小孩…,儘管這一切都無關乎藝術的激昂追求,更無涉美學的超然卓越,但對於任何一個觀者而言,這樣的作品卻給了自己一個靜默的安慰。

      「誌異紀」陳清海木雕個展,自9月30日到11月30日於三義木雕博物館展出;9月30日至12月26日於苑裡心雕居展出,對一個「新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值得觀者走一回、細細品嘗有意思的展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