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烱輝15歲當學徒照片
文/簡丹
1985年,我在春之藝廊欣賞了陳烱輝的個展。當時,我並不認識他,但十分欣賞他的作品,藝術與實用並重的形式,充滿原野芬芳的氣息,讓生活在都會中的我們十分驚艷。這一年的他,意興風發,作品大受好評。
之後,我也沒有認識他的機會,但我和陳烱輝之間一定有一種緣分。因緣際會的1990年,我在他生命中最後的幾個月,和他有較密切相處的機會,去了解他創作的過程、認識他的作品,因而將他推薦給帝門藝術中心,做了一次他生命中最後的個展,個展結束後不久,陳烱輝即因病離開他熱愛的木雕藝術,以四十二歲的英年早逝,我們只能說天妒英才,不然一個生活在鄉村努力創作的人,何以忍心留下妻小黯然而去?五年之間的變化,讓人體會生命無常,學習對「活著」更加珍惜與尊重。
二十年後的今天,因為陳烱輝之弟清海的邀約,我重返心雕居,在木麻黃林中,我瞥見阿忠(陳烱輝當時的助手)依然壯碩的身影,只是人去樓空的寂寞感更深。慶幸的是,陳烱輝離世之後,家屬仍完整的保留他的作品,並且維持心雕居的運作、成立心雕居藝文發展協會,依然在木雕藝術的領域繼續努力著。其實我可以盡力的範圍不大,唯一可以協助的是為陳烱輝留下的作品,稍做整合之後再稍加梳理,期待他豐富的創作歷程、獨特的藝術語彙和孤寂短暫的生命,可以與大眾分享,貢獻他生命中最濃烈的感情抒發。
縱觀陳烱輝的創作年代(1966-1990)大約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看待:
1、非學院藝術家的自我學習之路--早期的商業性小品(1966-1972)
十四歲拜鄭玉麟為師,學習木雕;因為師父的關係接觸了台灣原始木雕,逕自前往屏東語 黃金德先生學習仿效排灣族木雕;不久,他覺得不滿足離開,繼續進入山區,與排灣族同住,直接接觸原住民木雕藝術的精隨,但作品仍徘徊在商業與創作的邊緣。
2、放棄商業訂單,轉向創作之路--原住民圖騰的啟發(1972-1980)
同時放棄收入豐厚的商業木雕訂單,不斷鼓勵自己要走出一條不一樣的具有個人藝術風格的路。
3、琢路,自己刻出一條可走的路--陳烱輝式的原始圖騰(1980-1987)
1982年台北陶朋舍邀展,首次個展燃起他對創作的信心。1983年在高雄的個展,作品全數被蒐藏。1985年台北春之個展,然後台中、台南、高雄巡迴,觀眾反應熱烈,陳烱輝終於創造出個人風格,成為台灣藝壇十分受到重視的木雕藝術家。
4、逐鹿中原,生命回歸泥土--向64件鹿作品說再見(1987-1990)
1987年在苑裡家鄉成立「心雕居」,因為作品處在叫好不叫座的窘境中,他因而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憂心,他不斷提醒自己藝術之路再難行,也要走下去!「路」,不就是「鹿」!他突然想起,他曾經看過的一個關於原住民鹿的圖騰,於是開始了鹿的創作。為了有別於原住民式的圖騰,陳烱輝出現了線性發展的造型,線條中充滿一種向上延伸或向左右流動的美感!獨特的藝術語彙,是陳烱輝用生命創造的,當他用「鹿」造就自己的藝術舞台之後,生命卻交給了上帝。就在陳烱輝完成第64號鹿作品之後,生命嘎然而止,但他沒交白卷,在藝術舞台上,他逐鹿中原,為自己的藝術之路留下最美好的典範。
陳烱輝一生,與木為伍,以斧作畫筆,用「鹿」做為追尋自己藝術烏托邦的指引;他的生命或許短暫,卻生動而精采,如今看著他的「路(鹿)系列」作品,格外動人。
「琢路.逐鹿-陳烱輝逝世20週年回顧展」,以「鹿系列」作品為重心,期待還原陳烱輝二十多年前對個人創作的期待和追求,並回溯他創作二十多年的歷程,透過作品回顧一位優質的藝術家一生,驗證優秀的藝術家不會被忘記、好作品不會寂寞的真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